技术部
业务部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首页 > 新闻消息 > 行业信息 > 通州在全市率先引进美国生物浮岛技术净化水质

通州在全市率先引进美国生物浮岛技术净化水质

2012/10/10 | 作者: | 查看: | 评论: 0 | 来源: 人民网

    规划绿地系统、建设生态浮岛、打造湿地景观、普及林业碳汇……通州区园林绿化局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为本,着眼未来绿色发展,不断加强科技创新,倾心打造绿色科技新城,全力推进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

  近年来,通州区园林绿化局不断转变思想,开拓创新,以生态可持续发展为本,引进优新科技项目;以各大公园建设为基础,加强全区湿地经管建设;以平原造林工程为契机,加大林业碳汇宣传力度。

  通过合理规划全区绿化美化建设,坚持发展生态科技,着力打造绿色首都城市副中心建设,提升居民幸福指数。

  绿地规划

  构筑绿色宜居国际花园水城

  通州区园林绿化局制订《通州区绿地系统规划》,以全面提升通州区园林绿化事业发展,尽快形成与世界城市、三个北京、四个服务、五个之都和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需求相适应的绿地格局,实现通州打造北京发展新磁极、首都功能新载体和滨水低碳宜居新典范的发展目标。

  该规划以《城市绿化条例》、《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绿化建设的通知》、《北京市绿地系统规划(2005-2020年)》、《通州新城规划(2005-2020年)》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范、标准和已经审批通过的通州新城其他相关规划为依据。

  规划原则是区域统筹,统筹考虑城镇建设用地与外围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关系,达到保护整体生态环境、保证新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综合协调、落实《北京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北京市绿地系统规划(2005-2020年)》、《通州新城规划(2005-2020年)》、《通州新城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层面)》等规划提出的要求,加强与正在编制的各类相关规划之间的协调。

  系统布局,突出绿地布局的系统性,结合新城布局建立连续完整的绿地体系;加强水系景观联系,通过运河绿色生态廊道和城市绿楔,达到新城内、外景观的自然渗透。

  突出特色,突出世界城市、运河文化、低碳生态、绿色宜居的特色,根据通州区的发展目标和现状条件,绿地系统规划强化地方特色以及文化景观特色。

  规划目标是行政辖区绿地系统规划目标:建设成生态环境优良、农田林网保护和发展良好、滨水环境宜人、城乡绿色景观优美的通州。

  新城绿地系统规划目标:构筑绿地布局合理、生态功能完善、景观特色鲜明绿色宜居的国际花园水城。

  全区绿地系统布局结构为:一城四区、二河多廊,五片四镇。形成以一城、四区为绿化基底和生态保障,二河、多廊为区域绿色廊道,以五片(区)、四镇为重点绿化区域的多层次绿地结构布局。并以结构为骨架,构筑以新城绿化为主体,城乡绿化美化相配套的园林景观,建成涵养水源、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净化空气的功能齐全的生态体系。

一城即通州新城绿地系统。

四区即风景名胜区、农田林网区、绿色限建生态区以及绿化协调区。

二河即北运河、潮白河为主体的生态绿楔和湿地。

多廊是指建设沿主要河流、水系和沿高速公路、六环路形成的生态廊道。

五片(区)即北京通州文化旅游区、宋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环渤海高端总部基地(两站一街地区)、北京国际医疗康体功能区、国际组织集聚区等重点绿化片区。

四镇即漷县镇、西集镇、台湖镇、永乐店镇等绿化区。

  绿色科技

  建设生态浮岛净化水质

  在通州大运河森林公园月岛闻莺景区,水中漂浮着一个个由特殊材料制成的人工浮岛,浮岛上各种植物错落有致、生长茂盛、景致优美。这是一种利用生物浮岛技术净化水质的新方法,由区园林绿化局从美国引进,并获得了国家林业局引进国际先进林业科学技术项目(“948”项目)资助,目前已完成技术引进和前期实验工作,下一步将在北京市推广应用。

  据了解,生态浮岛(生态浮床/人工植物浮岛/人工浮岛/生物浮岛/植物浮岛/生物浮床/植物浮床)是一种针对水体富营养化,利用生态学原理,降解水中氮、磷等营养物质的人工浮岛。生态浮岛为水生生物提供了栖息地,还起到了保护生物多样性和改善水景观的作用。该项目引进的生态浮岛,是在岩石基质和可回收利用聚酯纤维构成的聚合体上,形成挺水植物、浮水植物及沉水植物的网状生态系统,各种微生物附着其中,充分利用立体空间净化水质。该技术的突出优势是与天然浮岛的生态相似度高,水质净化功能更强,生态恢复成本低,而且制作材料绿色环保,不会造成二次污染。

  经过北京林业大学自然保护区学院对试验水域的监测结果表明:布置生态浮岛12个月后,水体透明度提高了30%,总氮的浓度由1.80mg/L减少到1.05mg/L,总磷的浓度由0.17mg/L减少到0.11mg/L,试验水域的水质显著提高了一个等级。一期项目实施一年多来,区域水质得到有效改善,浮岛植物景观生长良好,取得了预期效果。

  市园林绿化局项目办工作人员与北京林业大学的师生们到大运河森林公园继续实施生态浮岛展示区建设工作,以进一步发挥生态浮岛项目的宣传教育功能。展示区设在公园的双锦天成景区,区园林绿化局将协调做好项目展示区建设工作,通过在浮岛周边设置宣传栏等形式,引导游人牢固树立生态环保意识,积极参与到建设绿色家园的行动中来,打造绿色和谐通州。

  保护湿地打造新城景观

  近年来,通州合理统筹规划湿地使用,不断加大湿地建设、保护力度。将湿地建设与改善人居环境相结合,通过建设大运河森林公园,对运河两岸的湿地景观进行了恢复与重建,栽植荷花、睡莲、水生鸢尾等水生植物,形成了总面积510亩的滨水湿地景观;将湿地建设与服务新城建设相结合,利用新城核心区五河交汇的独特景观,通过合理的规划设计,结合即将展开的约400亩西海子公园改扩建工程,打造城市湿地景观;将湿地建设与平原造林工程相结合,根据平原造林建设要求,结合现有河塘、藕地加强湿地保护,达到丰富森林景观的效果,形成郊野湿地景观。据统计,全区一公顷以上湿地的总面积是118050亩,居全市第二。其中,重点湿地面积24172.5亩,占总湿地面积的20.5%

  下一步,根据《通州区水系景观绿化规划》和《北京市湿地公园发展规划》,区园林绿化局将沿大运河森林公园下游,继续启动2万亩的北运河湿地公园建设,着力打造以郊野田园为特色的湿地景观。结合全市的总体规划方案,适时启动5万亩以湿地公园、农业观光采摘带为主要内容的潮白河干流休闲绿带建设,并建设与北运河、温榆河、凉水河等水系相互贯通的健康绿道,打造城市周边慢行系统。同时,加快推进环渤海高端总部基地7500亩的城市湿地景观建设,打造全市高端商务区内面积最大的湿地系统。

  此外,区园林绿化局还根据湿地公园为居民提供休闲、休憩的亲水环境的经验、做法,编制了《北京市湿地保护条例(草案)》,并多方征求修改意见和建议,得到有关部门的认可,为首都湿地保护提供更加有力的法治保障。

  宣传碳汇提醒市民环保

  区园林绿化局以首都全民义务植树日全区植树为契机,开展了以普及绿色环保理念,建设低碳国际新城为主题的林业碳汇宣传活动,向参与植树人员及市民发放《林业碳汇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宣传书籍200本、《林业碳汇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宣传册200份、碳足迹计算罗盘200张,以进一步增强全区人民的生态意识和绿化意识。同时,还向11个乡镇、4个街道办事处分发宣传材料3200份,并通过展板、悬挂横幅等形式宣传林业碳汇对改善生态环境、建设低碳城市的重要意义,提醒市民践行低碳环保理念。

  绿化知识碳汇

  森林是陆地上最大的储碳库和吸碳器

  城市森林具有显著的滞尘作用,城市森林建设面积直接影响滞尘作用效果,推进城市森林建设是治理大气颗粒物污染的有效手段。同时,森林是陆地上最大的储碳库和最经济的吸碳器。森林通过光合作用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吸收并固定在植被与土壤中,从而减少大气二氧化碳浓度的过程称为森林碳汇。据统计,全球每年大气和地表碳流动量的90%都来源于森林,林木每生长一立方米,平均吸收约1.83吨二氧化碳,森林的碳汇功能和其他许多重要的生态功能一样,对维护全球生态安全、气候安全发挥着重要作用。

  发展林业碳汇的重要意义

  在全市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建设低碳城市的大背景下,发展林业碳汇不仅成为首都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而且成为事关首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城乡一体化统筹、环境友好型城市与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领域。

  林业碳汇吸附PM2.5等微尘

  滞尘作用调控机理主要为绿色植物枝叶庞大有效增加了下垫面粗糙度,枝叶在空气中的运动可降低风速,增加了颗粒物沉降和与颗粒物碰撞机率;蒸腾作用导致叶表面和树冠周围保持较大湿度,叶表面水分子和醛类等极性分子可与颗粒物中极性物质发生作用吸附较多的颗粒物;植物叶、花、果实表面分布密集的绒毛有利于粗颗粒物的滞留;植物冠层产生大量的空气负离子能够捕捉PM2.5等小粒微尘,使其凝聚沉淀;植物叶片还可吸收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降低这些化合物转化成PM2.5的可能性。

  研究表明:绿化覆盖率每增加10%,可使空气中PM10的含量降低3%左右,使总悬浮颗粒物(TSP)下降1520%;当绿化覆盖率达40%时,总悬浮颗粒物下降6080%;据测定每公顷绿地平均年滞留粉尘1.518吨,北京规划市区绿地年滞尘量51879.62吨。

更多
收缩
  • 联系电话

  • 020-39340531